Kaiyun·官方网站-中国大陆权威在线教育平台

数字孪生赋能水利工匠培养 智慧校园绘就高质量发展新景-Kaiyun中国官方平台

数字孪生赋能水利工匠培养 智慧校园绘就高质量发展新景

发布时间:2025-07-14 03:36:10| 浏览次数:

  

数字孪生赋能水利工匠培养 智慧校园绘就高质量发展新景(图1)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水利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全国优质水利高职院校、湖北省“双高计划”建设单位,是长江大保护职业教育集团(产教融合共同体)、北斗及应用产教融合共同体牵头建设单位。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实施,这所办学65载的水利特色院校,将教育数字化转型作为深化改革创新的重要引擎,构建起“智能感知、数据驱动、产教协同、平安护航”的智慧校园生态。

  从高速泛在的网络基建到全域覆盖的智慧安防,从校企协同的产教平台到虚实融合的教学场景,从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升级到人才培养的数智化转型,从课堂教学的深度变革到校园治理的精准赋能,以智慧校园建设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学校获批湖北省信息化标杆建设院校、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湖北整省试点单位,“数字孪生赋能水利工匠培养模式实践”入选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湖北教育数字化典型案例。

  走进校园,随处可见学生通过手机接入高速Wi-Fi,在智慧教室用平板实时调取水利工程BIM模型。这得益于学校“十四五”期间的战略布局,将智慧校园建设纳入事业发展规划,累计投入4500万元,搭建覆盖教学、实训、管理全场景的数字基座,打造集高速网络、智能终端、虚拟仿真平台于一体的智慧教育新生态。

  在智慧教室,教师轻点屏幕即可实现一键投屏,学生通过互动系统实时提交实训数据,AI学情分析系统同步生成个性化学习报告。这样的场景已在全校47间智能化教室、10间AI智慧教室和25个云机房常态化上演,智慧教学空间正在重构课堂生态。

  学校打造“内容+终端+平台”的教学环境,支持翻转课堂、虚拟实训等10余种教学模式,标准化考场与智能导播系统无缝对接,累计录制优质课程资源5000余课时,课堂互动率提升60%,形成“物理课堂沉浸式体验+云端资源随时可学”的立体化教学空间。

  在“校园大脑”领导驾驶舱,大屏幕实时滚动着招生、就业、学生画像、教师画像、专业画像、课程画像、设备利用率等核心数据。通过打通教务、学工、科研等12个系统,实现“一数一源、全域共享”数据决策贯穿人才培养全链条。已建成数据中心机房,构建“一网通办”服务平台,集成100余项线上服务,师生事务办理效率提升70%。

  新建的数据中台驱动治理现代化,实现教学设备智能调度,实验室设备利用率大幅提升,年度运维成本下降,真正让数据“说话”、为决策“赋能”。通过就业数据预测水利BIM技术人才缺口,新增智慧水利、生态水利修复技术等专业,提高了产业需求匹配度。生态水利、测绘地理信息2个专业群入选首批对接服务湖北现代产业集群发展重点专业群。

  在生态水利虚拟仿真实训室,学生戴上VR眼镜即可置身丹江口水库,亲手操作价值数百万的水情测报系统。在校外陆水水情测报系统基地,师生现场采集的实时数据同步接入校园数据中台。

  学校大力改善虚实结合的实训条件,建成智慧水利、智能建造、思政课教学体验等多个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及河工坊、精工坊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将传统实训中“高投Kaiyun官方网站入、高风险、难复现”的场景转化为可交互的数字体验,学生实践技能考核优秀率提升40%。

  校企合作开发水库调度及运行模拟仿真、水环境智能监测、水污染与水处理等虚拟仿真实训资源,配套沉浸式CAVE系统、BIM+智慧工地数字孪生沙盘等智能化实训设备,建成智慧水利多功能实训室、水文化VR/MR实训室、BIM工程技术一体化实训室和智能建造实训室,打造“智慧课堂+智能实训+生态监测”数字化实践教学环境。

  2024年学校发起成立长江大保护产教融合共同体,共同建设长江生态保护优质教学资源中心、长江水利技术技能人才培训中心、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中心和节能环保产业人才需求发布中心等“四中心”。开发供需对接信息服务平台,发布长江流域水利人才供需白皮书,毕业生专业对口率提升至85%。

  专业数智化升级成效彰显,开发《水工混凝土结构》《水利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3门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荣获全国水利行业数字教学资源大赛一等奖2项。主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教学资源库、智能建造虚拟仿真基地被纳入教育部监测,为“数字水利工匠”培养提供长江工院样本。

  “现在的课堂,老师能实时看到每个学生的实训数据,我们也能随时回看虚拟仿线级水文专业学生王同学的感受,折射出学校课堂的深刻变化。

  通过智慧督导系统,全校80%的课程实现课堂实录与数据分析,教师可根据AI生成的学情报告调整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切实提高课堂抬头率、学生喜爱率,这是智慧教室催生“教与学”的双重变革。

  翻开《智慧水利概论》,扫码即可观看3D动画演示的“数字孪生大坝”建造过程。《水环境智能监测》教材嵌入企业最新传感器操作视频——这是学校打造的100部“活页式+数字化”教材之一。

  新形态教材构建“活态资源库”,融合VR/AR资源、课程思政案例,配套开发136门在线%专业核心课,累计选课量超50万人次。“教材每学期更新,新增AI大模型在水利中的应用等前沿内容,真正实现课本即职场。”

  依托智能学情分析系统,学校为学生绘制“能力图谱”,划分为基础型、提升型、创新型,逐步分层培养实现因材施教。“通过AI诊断精准匹配学习资源,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成长路径。”

  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中,学校6支参赛队伍全部获奖,斩获银奖6枚,总成绩位列全国第74位、全省第4位。在“挑战杯”全省创业大赛中斩获2金5银,学校获评“显著进步奖”。调查显示,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高达96.15%,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为97.50%。

  数字化赋能平安校园建设,已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从交通到食堂,从门禁到消防,学校构建5大智能系统筑牢安全防线:智能交通车牌识别系统自动管理机动车辆,违停、超速事件下降90%,形成“数据采集—智能判断—自动处置”闭环;人员管控人脸识别门禁日均核验2万次,对接公安系统“雪亮工程”实现重点人员动态管控,考勤管理模块实时追踪学生在校状态。

  此外,还有智慧消防物联网烟感系统覆盖5300个点位,电动自行车禁入电梯系统阻断风险事件100余起。在电动车棚、配电房等重点场所安装多光普监控,通过热成像监测温度异常变化防范隐患;食品安全“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实时直播后厨操作,食材溯源率100%,获评湖北省“样板厨房”创建单位;应急处置集成一键报警、联动弹窗等功能,构建“监测—预警—处置”全流程应急体系。

  通过“1个平台+N个子系统”架构,学校打破安防子系统信息壁垒,实现1200余个监控点位、200余套传感器Kaiyun官方网站数据的高度集成,通过数据联动打造全流程高效管控。在校园制高点,7台AR全景智能摄像机通过高空俯瞰与细节联动,结合全彩夜视技术,实现24小时无间断、高精度校园全域监控,通过AI算法可实时识别周界入侵、人群聚集、人员对比和轨迹分析等功能,异常情况可即时将报警视频推送至智慧安防立体管控平台。

  校园监控实现全域覆盖,2024年预警准确率达98%,校园智慧安防系统的运用,有力保障了校园安全稳定。连续五年获评全省“平安建设优秀单位”,相关工作经验入选湖北省平安校园“七防工程”建设优秀案例、数字化赋能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典型案例,10余所高校来校学习交流,建设经验得到借鉴推广应用。

  “当数字技术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我们培养的是既能扎根基层、又能驾驭未来的数字工匠。”未来,学校将坚持根植水利、立足湖北、对接产业、服务社会,聚焦水利数字孪生技术,携手共同体成员单位继续探索AI大模型的深度应用,建设“长江流域数字孪生大脑”平台。并与长江设计集团等企业密切合作,联合开发“水利数字孪生”课程包,打造智慧水利职教品牌,助力“职教出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