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官方网站-中国大陆权威在线教育平台

华龙会客厅丨重庆市老年大学专职副校长周炜:推进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进程-Kaiyun中国官方平台

华龙会客厅丨重庆市老年大学专职副校长周炜:推进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发布时间:2025-05-11 19:35:45| 浏览次数:

  

华龙会客厅丨重庆市老年大学专职副校长周炜:推进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图1)

  华龙会客厅丨重庆市老年大学专职副校长周炜:推进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重庆市委六届六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推进《重庆市促进银发经济发展增进老年人福祉工作实施方案》中提出的20项举措,我们邀请到重庆市老年大学专职副校长周炜做客华龙会客厅,介绍我市老年教育发展的现状与成效、改革与愿景、机遇与挑战,解读如何通过推进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等。

  第1眼TV-华龙网:《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到要建立老年教育协同发展机制,依托老年大学等养老服务机构和社区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老年教育,完善社会力量发展老年教育扶持措施。请问重庆市老年大学在这一政策导向下,有哪些具体的实践经验或成功案例可以分享?

  周炜: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在“发挥养老服务社会参与作用”中指出:建立老年教育协同发展机制,依托老年大学等在养老服务机构和社区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老年教育,完善社会力量发展老年教育扶持措施。作为我市唯一的市级老年大学,我们积极响应,担起责任,主要做法是:

  一是苦练内功,创建标准示范校。2021年3月,中国老年大学协会根据国家标准院审定公布《中国老年大学标准示范校评价指南》团体标准,从党建与文化、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师资管理等九个方面分别明确了70多项标准,老年大学标准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学校高度重视,认真对标对表,细化每项标准,着力补齐短板,2023年下半年全国启动首批验收工作,经过整改提升、精心打磨,10月底线月中旬顺利通过专家组现场验收,拿到这块含金量高的“中国老年大学标准示范校”牌子,实现从“211”到“985”的成功晋级。2024年全国首批授予117所老年大学“全国老年大学标准示范校”称号(含区县级),我们和万州名列其中。日前,渝中山城、渝北老年大学已通过线上验收,明天专家组将对2所学校进行现场验收。下一步,我们将发挥好标准示范校的作用,引导带动大家共同进步,积极推动市域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是开拓发展,设立分校教学点。市委老干局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老年大学建设的措施》中,明确我校要在办学模式示范、教学业务指导、课程资源开发、校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对全市老年教育发展发挥引领作用,加强指导,推动优质资源向基层辐射。近年来,学校在重庆图书馆、文化旅游委艺团中心、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等开设分校4所,在两江新区金安社区、泰康之家·渝园、市第一社会福利院、江北月光艺术中心等设立教学点6个,积极拓展教学场地。下一步,我们将不断扶持和培育社区、养老机构的老年教育,成熟一个挂牌一个,真正将老年大学开在老年人的家门口,满足更多老年人时时、处处能学的需求。

  三是同步云端,空中课堂学无边。多年来,我们依托市委组织部《红岩网》“老年大学”专题栏目、重庆广电“银龄学堂”版块线上播出优质远程课程,收视率覆盖全市38个区县,累计每年点击率达600余万人次。近年来,我们通过开设同步课堂、每年拿出20余万元录制优质课件,推送到远程教学网、有线电视频道,免费提供给广大老年人学习使用。学校创新将远程教育与“季候校”深度融合,每年夏季,在文旅分校仙女山“季候校”,推送优质老年远程教育课程,与线下教学相结合,为在此避暑纳凉的“候鸟式”老年人,提供更多更优的老年教育资源,成功经验在全国老年远程教育工作推进会上作交流推广。下一步,“渝老爱学”应用平台的投入使用,进一步整合优质资源,让老年教育走进千家万户,赋能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持续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1眼TV-华龙网:根据《重庆市促进银发经济发展增进老年人福祉工作实施方案》,重庆市老年大学如何优化课程专业设置,以促进银发经济发展,增进老年人福祉?

  周炜:通过动态调整、合作办学的模式,构建适应“老有所乐”与“老有所为”双向奔赴的课程设置。

  一是满足老人所需。抓住老年人消费需求的特点,设置课程引导健康消费的理念。银发经济消费集中在:健康管理、智能技术、旅游消费等几大板块。比如:健康管理方面,就可以和市内医院、健康养老产业企业合作,开设老年健康管理、慢性病预防、中医养生、康复护理等课程,对接重庆健康养老产业发展需求,培养老年人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同时为养老服务业输送具备基础护理知识的银发人才。

  二是满足社会所需。结合培养“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新时代老年人。有作为就是老有所为,通俗讲银发经济,就是怎样让老年人花钱,其实,我们更多地思考,怎样发挥老同志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通过再学习再培训,让老同志融入时代再就业,从而创造财富、实现价值。比如:鼓励参与老年微创项目,我们学校生活艺术系,就开设非遗手工艺、书画创作、短视频制作等课程,鼓励老年人参与文创产业,如手工艺品电商、老年自媒体等,推动“老有所为”与经济发展结合。下一步,我们还要加强与银发经济相关企业(如养老机构、健康科技公司、文旅企业)合作,开设订单式培训课程,定向培养老年服务人才,同时为老年人提供再就业或志愿服务机会。

  我们在应用技术系,增设智能设备使用、数字支付、智慧医疗操作等课程,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促进智能养老产品消费,助力重庆智能养老产业发展。下一步,随着新校舍的建成和智慧校园的完善,在课程设置上积极探索,打造“康养+”课程新业态、开启“技能+”职业新篇章、构建“文化+”艺术新高度、乐享“科技+”智慧新生活、推广“运动+”活力新风尚、构建“互动+”学习新生态。准备引入VR(虚拟现实)、AI(人工智能)体验课程,增强科技适老化产品的市场渗透。文旅消费方面,结合重庆“温泉康养”“红色旅游”等特色资源,设计主题游学项目,目前打造的仙女山季候校作为游学尝试已经取得较大成功。

  周炜:老年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角色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关注老年人个体的成长和发展,也关注老年人对社会的贡献和影响。通过老年教育,可以实现老年人自身的价值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

  组织者——促进社会参与。老年教育为老年人提供了参与平台,有利于实现老年人的继续社会化,使他们更顺利地适应退休生活和新的社会角色,能够继续参与社会活动,发挥余热。通过参与各种社会活动,老年人可以保持身心健康,同时也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

  教育者——传授新的知识。通过向老年人传授新知识、新技能,使其与时代同步同频,促进老年人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帮助老年人获得重新就业的能力和条件,使老年人晚年生活过得更加充实和更有意义,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

  引导者——利于社会和谐。老人安、则家安,老人安、则国安。老年教育有利于构建学习型社会,提高老年人修养,有助于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压力,通过发挥老年人的经验优势,帮助老年人提升自身价值,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周炜:办学理念:秉承“弘德重教 博学康乐”校训和“以老为本、因老施教、为老服务”理念。针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学习习惯爱好,增设新专业、编写新教材、突出新特色。针对老年人老年体弱、行动不便、学习愿望强烈的特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发网络平台,组织实施远程教育,推动老年教育资源向社区、农村、边远地区辐射,解决交通、行动等因素给老年人带来学习不便问题,使老年人在参加老年学习中增强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定位:西部领先、全国一流。以培养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三有”老人为目标;以建设老年人“精神家园、知识学园、健康乐园、和谐校园”为载体;以“政治建校、质量立校、文化兴校、法规治校、人才强校”为抓手。

  特色:积极构建老年大学思政教育工作体系,打造了重庆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红岩晚霞别样红”老年思政教育品牌。具体为:

  品牌标识以太阳、山、书为元素进行设计,色彩采用红色、金色,太阳代表一颗红心永向党,坚定的理想信念;山代表红岩精神的诞生地重庆山城;书代表老年大学。整体寓意:重庆市老年大学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聚焦政治建校,积极组织引导广大学员党员做到“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凝聚起老同志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在巴渝山城这片红色革命的土地上尽情绽放多彩的夕阳余晖。

  聚焦思政建设、组织建设和作用发挥,学校打造“红岩晚霞别样红”党建品牌,实现党组织和工作全覆盖,成效显著。思政方面,学校创新融合思政教育与日常教学,强化理论武装,创新学习形式,如开设“行走的思政课Kaiyun平台官方”,并拓展云端思政,近年来,为老年学员累计授课10000余次,课时近1000小时,《中国老年报》《老年教育》杂志,分别对学校思政课开展进行报道。

  在组织建设上,学校规范党组织设置,实现党组织全覆盖,并强化管理和联建共建。通过设立临时党支部,明确工作体系,加强临时党组织管理,开展共建活动,提升党务工作者水平,推动党建工作取得新成效。

  学校突出引领示范,发挥模范作用。注重发挥临时党支部和学员党员的模范作用,为学校发展和社会建设贡献力量。通过设立“红岩先锋责任岗”“党员Kaiyun平台官方先锋岗”,开展志愿服务等活动,增强学员党员的归属感、使命感和认同感,提升学校影响力和凝聚力。

  第1眼TV-华龙网:在推进老年教育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有哪些?应如何应对?

  周炜:人口的加速老龄化带来老年教育需要的快速增长,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与老年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主要表现在:

  一是突出的供需矛盾。学位资源总量供给不足,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远远大于我们承载度,仍然存在“一座难求”的现象。就2024年而言,我们开设679个教学班,注册学员达到了3.78万人次,每次报名很快就爆满,钢琴专业几乎是“秒杀”。

  二是匮乏的人才队伍。目前学校无专职教师,180余名教师都是兼职,流动性较大,加之教师酬劳不高,对专业教师特别是优质名师的吸引力小。专管管理人员也不足,还要借助部分志愿者参与管理,制约了学校高质量发展。

  三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化是老年教育未来的发展主攻方向,一方面学校本身智能化先天不足,智慧校园还在建设完善;另一方面,老年教育数字化教学还有差距,还是传统的“我讲你听”为主,人工智能、数字技术在教学中运用不够。

  一是扩容增校缓解供需矛盾。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原有1.9万平方米校舍的两旁,扩建两栋教学楼,新增学位6000余个,今年3月将竣工。在老年人聚集较集中的社区、养老机构等,开设分校、教学点,满足更多老年人学习需求。目前,学校有4所分校、6个教学点。

  二是加强培训建好人才队伍。2022年9月,主管部门就从转型的重庆市老干部休养所调编13个到老年大学,加强管理队伍。加强与高校、教师机构、相关协会等合作,充实师资库,注重教师、管理人员的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以适应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三是加大投入打造智慧校园。积极推进“渝老爱学”数字平台建设、智慧校园打造、AI类数字课程开发应用。建立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增设2个直播教室以及引入AI体感教室,推进智能停车、门禁一体化设施改造,提升管理能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