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AI教育新政:构建师生素养框架引领未来教育潮流!
发布时间:2025-05-14 05:43:42| 浏览次数:
南都讯,4月10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广东电视门户的上线仪式揭示了广东省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前瞻性布局。此次发布会不仅是一个简单的仪式,更是广东省教育厅在全省范围内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重大举措,以应对智能时代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广东省教育厅近期联手牵头人力与智慧教育专家团队,发布了《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框架(试行)》《广东省中小学学生人工智能素养框架(试行)》《广东省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以及《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与人工智能融合应用指南(试行)》等关键文件,打出了一套全方位的“组合拳”,这不仅为教师与学生的人工智能教育指明了方向,也为地方教育实施提供了具体的依据及操作指南。
在当前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师生的Kaiyun平台官方素养提升至关重要。《教师素养框架》设定了五个维度:意识理念、技术能力、教育应用、专业发展和社会责任,为教师的职业能力与责任担当提供了明确的路径。而《学生素养框架》则聚焦于人智观念、技术实现、智能思维和伦理责任,旨在培养出兼具创新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的未来人才。
在推进人工智能课程的落实中,广东省将课程安排与实际运行结合得相当紧密。例如,小学阶段1-4年级每学年需设定不少于6课时,而5-6年级则要求不少于10课时。这一策略确保了学生能够在早期接触到人工智能的核心概念和实践,逐步培养他们的智能思维能力。
除了教育内容的丰富与完善,广东省还特别强调教育资源的开发与使用。教育厅表示,必须保证中小学的宽带接入率达100%并确保课堂多媒体设备配备率超过99%。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能促进人工智能课程的顺利开展,更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与教学环境。
社会各界的支持同样不可忽视,广东省鼓励地区和学校通过多元化的经费筹措机制,加大对人工智能教育的投入。这些措施为培养专业的人工智能教育师资提供了保障,也助力于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未来的发展中,广东省拟通过“2+1”方案,推动人工智能教育的系统化与框架化,让师生都能在人工智能时代找到自己的位置。具体而言,“2”指的是两大素养框架,而“1”则是针对人工智能课程教学的纲要。这一系统将为教育界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使得人工智能教育能够切实落地,带动全国范围内的教育创新。
广东的努力正在为提升全国中小学教师与学生的人工智能素养树立一个良好范例。随着教育数字化战略的深入推进,广东如何构建一个全链条的教育体系,将成为其他省份借鉴的重要参考。此时此刻,广东不仅在教育政策的实施上走到了全国前列,更为未来的教育改革探索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