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前锋区:奋楫笃行开新局 凝心聚力再出发
发布时间:2025-02-27 16:01:32| 浏览次数:
近日,广安市前锋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召开,听取前锋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全面客观总结2024年工作,对2025年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2024年,前锋区迈出了“产业赋能、改革聚势、城乡共美”的坚实步伐,交出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奋进答卷。
地区生产总值(区属)增长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6%,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1%、6.1%。
新型工业成链发展,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68.8亿元;成功入库“智改数转”项目14个、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户;成功争取全省首批产融合作创新试点。特色农业稳产增收,粮食产量11万吨,出栏生猪15.8万头;成功认证《富锶水稻生产技术规程》地方标准;广安青花椒系列产品荣登央视《天府粮仓》栏目。商贸旅游复苏回暖,新培育“两上”企业10户、外贸企业3户,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13.1%;物流园区控规获批,全区康养旅游持续升温、旅游收入突破10亿元大关。
对上争取实现突破,成功争取以工代赈示范工程等政策20项,到位新增债券资金12.9亿元、增长69.2%,增幅全市第一;到位上级转移支付资金19.8亿元、增长30.7%,创历Kaiyun史新高。对外招引收获成果,高规格承办中国西部(前锋)轻纺服装产业转移发展对接大会,全年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6个,引进20亿元以上项目2个;16个省级招商平台重点督办项目履约率、开工率、投产率均居全市前列。对内建设加速推进,新开工创新创业孵化园二期等项目42个,竣工投用航瑞扩建等项目28个,14个省市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达135.28%。
城市更新有序展开,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及4个乡镇级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成功获批;海绵绿地公园等28个海绵项目建成投用,升级改造老旧小区10个;城区至流杯滩快速通道建成通车。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脱贫人口稳岗就业达8071人、人均纯收入增长19.8%;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13个,创成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2个;观塘仁和村被评为全省群众自治先进典型。基础设施全面升级,龙滩水库枢纽工程大坝完成封顶;4个水利项目全面竣工;成功创建全省第四批乡村水务建设县;城区和重点场镇5G信号实现全覆盖。
改革创新活力显现,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居全省同类地区前三;成功纳入国家级第二批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县;“1+3+N”区属国企架构全面完成。
区域合作深化拓展,31项“渝广通办”事项实现互认互通;与广安经开区产业园区共建迈出坚实步伐;广安—东莞“乡情警务”经验做法成为全国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样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13项政务服务事项从“多次跑”转变为“一次办”;26项事项实现“减证办”“免证办”;申报材料、审批时限分别减少59.7%、82.2%;涉企检查次数同比下降32.6%,全年累计减税降费及退税1.1亿元。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高效完成57件省市区定民生实事,民生支出占比稳定在70%以上;荣获全省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成效突出单位;困难群众救助工作通过民政部绩效评价。公共服务更加优质,成功创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挂牌成立并实体化运行医共体总医院;老年养护院获评全市首家四星级养老机构;青年拳击锦标赛奖牌数量居全省第二。生态底色更加靓丽,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居全省65个建制区第五;省控、市控断面水质均达地表水Ⅲ类标准及以上;第三轮中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信访交办件6个县(市、区)最少。社会大局更加稳定,安全生产、园区消防、森林防灭火三项挂牌整治全部“摘帽”,全年安全生产事故零发生;“保交楼”交房率在全市率先实现100%;电信诈骗犯罪打防效果全市第一;平安建设群众满意度调查连续11年居全省前列、全市第一。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态势基本协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加快融入交通畅达圈。拓展对外大通道,建成镇广高速前锋段;织密骨干公路网,建成投用S507前锋龙滩至华蓥老屋嘴段改建工程;畅通内部微循环,力争乡镇三级路覆盖率100%;提升出行便捷度,推动前锋与重庆城市公交卡互刷互认。加快融入产业协作圈。融入成渝轻纺产业群,加快建设西部轻纺城;融入成渝低空经济圈,努力打造成渝低空经济产业配套基地;融入成渝消费大市场,打造都市圈品牌鞋服和特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加快融入公共服务圈。共享便捷化政务,推动362项“川渝通办”事项提质扩面;共享数字化教育,与成都七中等成渝名校探索共建远程教育平台;共享优质化医疗,加强与省人民医院等深度合作,共建特色专科;共享协同化民政,携手渝北区等地打造跨区域民政事业合作样板。
借势借力争取项目。前瞻储备项目,围绕重点领域重点发力;科学编制规划,高质量编制“十五五”规划《纲要》,力争将重大事项纳入国家及川渝两地规划“盘子”。主动争取支持,力争全年到位政策20条以上,各类资金25亿元以上。拼质拼量招引项目。靶向出击主题推介,举办“小”“特”“专”“精”专场推介会4次以上;创新方式主动招引,引进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0个以上,30亿元以上项目取得突破;优化服务主攻落地,落地建设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6个以上。提速提效建设项目。健全项目推进机制,严格落实“三方同督”“三色预警”机制;提升项目建设速度,全年新增入库项目50亿元以上,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0亿元以上;完善项目要素保障,强化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建圈强链做强工业。实施“产业增量”行动,实现产值180亿元;实施“链主引育”行动,培育规上工业企业8户以上;“数智赋能”行动,打造6个智能产线车间;实施“项目攻坚”行动,开工11个、推进10个,投用4个;实施“园区提质”行动,推进“三中心”建设。提质Kaiyun扩面做优农业。推动主导产业丰产增收,粮食产量11万吨以上,出栏生猪17万头以上;争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建成投用花椒啤酒生产基地,深化与川茶集团合作,创建省级现代竹产业基地。挖潜增效做活商旅。把消费市场做火,新培育“两上”企业6户以上;把物流产业做大,落地开工国际铁路港;把康养旅游做响,四方山康养旅游度假区开门迎客。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聚焦激发经济活力,深化财税、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聚焦改善社会民生,统筹开展“三型”城市建设、城乡融合发展、城乡供水管理体制、水权水价、集体林权、“1+X”学区制等重点改革;聚焦做强国资国企,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业用地“标准地”等改革。扩大开放合作圈层。拓展区域协作空间,承接江苏南通等东部产业转移,主动链接广东东莞等产业聚集区域;拓展社会合作空间,与中国纺联、武汉纺大等合作举办轻纺博览会等活动;拓展外贸增长空间,培育外贸出口企业3家,力争货物进出口总额4亿元以上,争创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推动科技创新赋能。培育主体引领创新,让创新主体持续壮大、创新成果持续涌现;打造平台赋能创新,大力培育高价值专利,扎实推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深化合作协同创新,推动更多创新产业、创意产品落地前锋。
加快提升城市能级。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建设“芦溪河岸·十里画廊”;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完成排水防涝等项目6个,实施城中村改造;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创新物业管理试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新建富民车间10个,实施以工代赈及推广项目20个以上;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纵深推进“三大革命”和“七清一提升”乡村治理行动,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7个、精品村1个;打造乡村振兴试点示范,高标准建设大美田园示范片、虎城全域示范镇和欢喜坪、寨坪等3个试点示范村。持续改善基础设施。加快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投用龙滩水库、龙滩堰中型灌区;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新建5G基站50个以上;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前锋卫桥110千伏输变电扩建工程等骨干电网项目。
兜牢民生保障底线。增加充分就业,城镇新增就业3800人以上;优化养老托育,深化公办敬老院收归区级直管工作,加快托育服务指导中心建设;加强困难帮扶,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0个、农村危旧房120户以上。完善公共服务供给。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争创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提质发展卫生事业,区人民医院创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繁荣发展文体事业,建成投用文图服务中心,承办2025年四川省青少年拳击、体操锦标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争创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精细管控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水体污染;系统防范土壤污染;扎实整改环保问题。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债务风险和社会风险。织密安全生产防线。狠抓隐患治理、防范预警、应急提能。夯实基层治理能力。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全面升级基层基础;全域开展治安整治;全民参与国防动员。(前锋融媒/丁彦博 整理)